節能環保
陜煤層氣生態產業公司:聚焦礦山地質環境監測體系建設 用科技賦能生態修復產業數字化發展
今年以來,煤層氣生態產業公司聚焦礦山地質環境監測體系建設,以《陜西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大數據平臺》(以下簡稱“大數據平臺”)上線運行為抓手,倒排工期,掛圖作戰,積極構建省、市、縣、企業四級礦山地質環境監測體系,用數字科技不斷賦能礦山地質環境監測、生態修復等相關產業鏈打造,為煤礦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增添新“引擎”。
從0到913,監測項目建設推進實現“多點開花”
走進彬長礦業公司孟村煤礦監測項目施工現場,放眼工地,白天爭分奪秒,夜晚燈火通明,一線工作人員鉚足干勁,爭分奪秒,全力搶抓工期。
“孟村煤礦監測設備正常安裝需要20天,我們和技術單位對施工現場進行多次勘察,在保障安全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,采用現場交叉施工的方式作業,將施工工期縮短至15天,設備完成調試后接入《礦山地質環境動態監測預警系統》,上傳至《大數據平臺》,實現監測數據互聯互通,順利完成公司下達的任務指標。”彬長區域項目聯系點相關負責人介紹說。
在時間即將過半的關鍵節點,“項目攻堅”成為生態產業公司各區域項目聯系點的“關鍵詞”,在陜北、渭北、黃陵三個區域項目聯系點,掛圖作戰、早晚項目推進碰頭會、重點項目進度日報機制等各項新舉措不斷刷新著項目推進進度?,F階段,913套監測設備已安裝完成,礦山監測數據陸續匯入《大數據平臺》,實現了監測項目在集團所屬礦山“多點開花”。
從0到504,《大數據平臺》實現省內用戶全覆蓋
在《大數據平臺》自然資源部門管理賬號開戶工作中,該公司積極配合各級自然資源部門做好平臺開戶及線上培訓工作,加大《大數據平臺》推廣力度,加強平臺各項功能講解;做好《大數據平臺》管理、賬號開戶、信息收集、用戶備案等工作,細化各項工作環節,對用戶在開戶過程遇到的問題做到及時反饋,不斷提升服務質量。
目前,該公司已完成省自然資源廳、陜西省國土整治中心、陜西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及各市、縣自然資源部門504個賬戶開戶工作,實現了省內用戶開戶全覆蓋,為我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全業務鏈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礎。
從1.0到2.0,《大數據平臺》功能優化升級完善
自《大數據平臺》升級工作開展以來,生態產業公司結合陜西省《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》,先后調研走訪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、陜西省國土整治中心、陜西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及各市、縣資源資源部門,了解用戶各項監管需求,有針對性地對礦山生態修復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、山水林田湖草沙、土地復墾、平臺專家庫管理等模塊進行優化升級,推出更多新功能,提升平臺監管實效及能力。
據了解,《大數據平臺》2.0版本將于6月中旬上線運行,屆時該平臺功能將滿足“橫向到邊,縱向到底”的強大管理功能,即各類生態修復業務全面覆蓋,各生態修復項目階段全面接管,實現省內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業務多層次、全方位、全流程動態化管理。
下一步,生態產業公司將盡快建成并完善陜西省“省、市、縣、企業”四級動態監測體系,進一步按照用戶需求優化平臺各項功能,著力加強數據匯集、數據上報、基礎建設、標準建設,不斷推動全省生態修復業務數字化轉型。(李冰倩 杜俊成)